(资料图片)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关羽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荆襄之战爆发之前,主人公是关羽。原文如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关羽曾经在战斗中被箭射中,箭头贯穿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到阴雨天气仍不时发作,骨头非常疼痛。医生对关羽说:"箭头上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需要用刀在左臂上开一个口子,刮骨去毒,这样才能根治这个病痛。"关羽当即伸出左臂让医生做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关羽还与将领们一起喝酒。左臂上鲜血直流,流了满满一盘子。但关羽却一边割肉喝酒,谈笑如常,非常镇定。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以上记载中所提到的"言笑自若",意为谈笑如常,十分镇定。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经过文艺作品的影响,这一故事也有个名字,叫做"刮骨疗毒",体现出关羽意志之坚定。不过,与大家所熟知的文艺作品的描述不同,有三处历史真相容易被忽略。首先是这一故事的发生时间。按照文艺作品的说法,这个故事发生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期间,关羽在荆襄之战时被曹仁射中负伤。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关羽的负伤时间是在荆襄之战之前,此时的对手也不是曹仁。
其二,按照文艺作品的说法,关羽负伤之处是在右臂。《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中是这样描述的:"正言间,曹仁在敌楼上,见关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关羽负伤的地方是在左臂。
第三个不同于文艺作品的地方在于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在《三国演义》当中,这名医生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而历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这名医生虽然无名无姓,但却肯定不会是华佗。因为按照历史记载,华佗早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就已经被曹操杀害。因此,他也就不可能起死回生为关羽疗伤。不过,文艺作品这么写其实是作品的需要,是故意而为之的。这一点还请广大读者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X 关闭
X 关闭
该成语故事盛赞关羽,但文艺作品却故意写错了三处,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
2018年秋季招生一直在陆续进行。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和家长咨询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上市公司股东离婚分割公司股份有关事宜答记者问
7月28日消息,基于对年轻人“家生活”的观察,在7月27日举办的小红书“
恒为科技(SH603496,收盘价:元)7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
流火盛夏花草芬芳在草原最美的季节辽阔北疆敞开怀抱为远方的游客送上如
近日,备受瞩目的翌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再传捷报,2023年7月27日20时,
中国债务与GDP比例创新高,央行,金融,负债表,货币政策,中国债务
7月27日,通道县在牙屯堡镇古伦村开展2023年“护苗·绿书签行动”暨新
中宏网7月28日电(记者韩鹏飞)在2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的例行政策吹风会